謀殺孩子創意 逾7成是父母老師
 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朱武智/台北報導


如果創造力是需要培養,那麼,父母、老師往往是扼殺、壓抑的「主凶」。一項調查發現,缺乏讚美、過度重視課業成績與升學輔導、過度權威式的教導,讓46.2%、29.9%的人分別認為父母、老師抹煞了孩子的創造力。

但專家也強調,父母、老師若能以開放、傾聽的溝通態度來幫助孩子或學生,也是陪養與激發其創造力的功臣。


這項調查,係由北市師院創造與資優教育研究所針對「CQ創造力」抽訪北部地區617位民眾的意見。調查發現,46.2%的受訪者認為對孩子創造力傷害最大的是父母,其次是老師,29.9%,有趣的是,受訪者認為自己童年時對創造力造成最大傷害的人,首推老師,其次才是父母。顯示學校教育在培養孩子的創造力是有所進步,而父母對孩子的創造力教育,則有待加強。

受訪者還認為,父母傷害孩子的創造力,在於:缺乏讚美、過度重視課業成績與升學輔導,以及過度的權威式教育,例如,要小孩「有耳無嘴」等態度。以致這些孩子長大成人而育有子女時,又成為壓抑下一代創造力的父母。

調查還發現,現行教育制度對孩子創造力傷害最大時期是國中階段,比率占56.9%。其次為小學階段的29%。最重視孩子創造力則是幼稚園階段,認同比率達59.1%,若與國中階段對創造力的重視程度(3.3%)相較,下降了的近20倍。

北市師院創造與資優教育研究所所長陳龍安表示,父母不願意孩子輸在起跑點,在幼稚園階段會非常積極、鼓勵、發展孩子發展創造力,但隨著升學壓力的來臨,特別是從國中階段起,因轉配合教育政策而忽略創造力教育,尤其這段期間,孩子因青春期的叛逆性而與父母的關係疏離或對抗,更難以激發其創造力。

他表示,若父母能體認自己與家庭教育對孩子創造力發展的重要性,即使有升學壓力,也持續鼓勵孩子發展創意思考的能力,這些被激發創意、擁有創意種子的孩子,就較能
以正面樂觀的態度來度過求學階段教育政策與大環境的壓力,未來,其人生態度也更樂觀積極有彈性,擁有在競爭環境中勝出的優勢